台湾赚大陆钱
1月13日,海关总署发布2022年大陆与台湾省进出口数据显示,2022年大陆对台湾出口货物总额达800多亿美元,同比增长4%,而台湾省对大陆出口货物总额达2300多亿美元,同比下降4%。看似大陆对台出口总量增加,台湾省对大陆出口下降,但最终
为什么在大陆经济困难时期的2022年,台湾省仍然获得156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?总的来说,主要有三个原因。第一,两岸贸易确实处于不对等的地位。仔细分析海关总署公布的大陆对台出口和台湾省对大陆出口的货物,可以看出为什么大陆对台湾的出口只有800多亿,而台湾省对大陆的出口却达到2300多亿美元。因为中间有一个最大的贸易顺差商品,就是台湾省拥有的芯片优势,根据财政部和海关总署的统计,2022年台湾省出口到大陆的芯片已经达到1000多亿美元,加上其他大陆需要的一些产品,芯片总数真的达到了1560亿美元。可以说,这是当前两岸贸易结构不平衡、不平等的主要表现。因为台湾省拥有像TSMC这样的世界级半导体工厂,其大部分产品销往大陆。
mainland China每年进口的芯片数量巨大,甚至是天文数字。根据目前的数据,台湾省仍然是mainland China进口芯片的主要来源。美国虽然通过各种胁迫手段使TSMC将工厂迁至亚利桑那州,但也通过结盟建立了所谓的半导体联盟,对中国高端芯片产业形成了遏制之势。在美国的压力下,在大陆芯片产业还没有真正独立的时候,芯片带来的这种巨大的贸易顺差肯定会继续存在。目前来看,这一趋势至少在两到三年内不会改变,所以这也是海关总署公布的2022年大陆与台湾省会出现如此巨大贸易顺差的关键原因。只要中国本土的芯片产业发达,只要中国的半导体技术有新的突破,形成量产,能够走向市场化,台湾省通过芯片获取超额剩余的情况基本上就一去不复返了。
第二,台湾省与大陆巨额贸易顺差的原因是中央政府的惠台战略。为了解决两岸关系问题和台湾省问题,中央政府可以说是不停地给台湾省送大礼包。最大的礼包在经济领域,无论是台湾同胞在大陆工作生活,还是台商在大陆经营,都是一路绿灯。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通过经济交流与合作,进一步整合两岸人民的关系,进一步加强两岸关系,为解决台湾省问题扫清道路。可以说,在惠台战略的指引下,这种贸易顺差一定会继续存在,这也是2022年即使大陆经济处于困难时期,台湾省仍能获得巨额利润的原因。
第三,当然是因为除了中央的惠台战略,还有一个战略,就是供应链战略。大陆作为统一的经济体,统一的大市场,自然可以整合内部产业和资源,形成完整的供应链。同时,台湾省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大量台商在大陆投资,也被纳入以大陆为主体的供应链战略。在这条供应链的战略布局和规划中,台湾省拥有的芯片、计算机等优势产业自然会成为大陆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,也将成为大陆相关供应链的上下游。一旦供应链形成并运转,在大陆还没有发展出一个可以与TSMC相媲美的企业之前,台湾省利用筹码从大陆获取超额剩余利益是必然的结果。
2022年,台湾省地区通过与大陆的贸易可以赚取1560亿美元。现在问题来了。台海局势动荡,“台独”势力公然勾结域外势力,特别是美日。美国进一步决心遏制中国,打台湾省牌日益成为“反华”势力的突破口和战略抓手。在这种情况下,台湾省从大陆获得的剩余利益会不会变成台湾省“武力拒统”?其实这种可能性非常大。虽然156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大部分是企业获得的,但他们仍然可以通过纳税进入台湾省的现金池,由蔡英文政府使用。近年来,尤其是去年,蔡英文政府之所以频频邀请“反中”势力在两岸问题上兴风作浪,并不是因为给了人家钱,走过场。钱从哪里来的?并不是从这个巨大的贸易顺差中获得的,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,随着2022年海峡两岸的大风大浪,以及美日等国实际上已经把台湾省作为遏制中国的战略起点,大陆必须改变目前的惠台战略。
具体来说,我们还需要做两步。当然,第一步是逐步发展mainland China本地的芯片工业。只有自己的核心产品上来了,自己的产品竞争力上来了,才能改变目前大陆和台湾省的贸易不平等,否则什么都不会发生。这是第一步,也是核心的一步。当然,实现这一步还需要时间。第二步,一方面强调芯片产业的重要性,但不要完全放大芯片产业的重要性,好像中国没有芯片产业就不能发展和腾飞,但还是要突破对芯片的迷信。就整体策略而言,另一方面,可以延续惠台策略,但这种惠台策略可以针对台湾省的重点人群,比如渔民、农民,而不是通过贸易向台湾省输送大量利益。台湾省的农产品、渔业产品可以在大陆销售,但是对于那些涉及重要军工的行业,一定不能搞所谓的惠台政策。另外,在调整惠台政策的同时,还是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军事实力。就目前台海局势而言,军事手段不仅是保底手段,还是首要手段。
版权声明: 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谢谢大家!